? 東南網馬來西亞6月14日訊(本網記者 夏芳)“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發展,是無數馬來西亞華人先輩共同努力的成果。我們可以很驕傲地說,馬來西亞擁有除中國本土之外最好的華文教育體系。”近日,馬來西亞古晉中華第一、三、四中學校董會主席拿督黃良杰在馬來西亞古晉接受東南網記者專訪。 黃良杰表示,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事業歷經滄桑,這幾十年的路走得非常不容易。“雖然全世界已有60多個國家的300多所大學承認馬來西亞獨中統考文憑,但遺憾的是,華文獨中和統考制度卻并未納入整個馬來西亞教育體系中。” 作為晉漢連省華總會長、古晉福建公會主席,近年來,黃良杰通過華社力量,積極與沙撈越州政府進行溝通,介紹華校辦學理念和財務情況等,爭取州政府對華社辦學的支持。經過數年時間的努力,終于在五年前,沙撈越州政府承認華文獨中的統考文憑。如今,州政府十分重視華文教育,每年撥款支持沙撈越14間華文獨中,今年撥款金額達800萬林吉特(折合人民幣約13,292,000元),有效緩解了華文獨中的財務困難。 當記者問到其從事華文教育事業的初心時,黃良杰告訴記者,他的祖父曾在二戰期間積極參與抗日籌賑活動,支持祖國抗戰,并自發籌款辦學,推動華文教育事業在當地的發展。祖輩不忘家國的教育情懷深深地影響著他,作為古晉中華第一中學的校友,他認為,盡自己所能回饋母校、傳承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他應盡的責任。 據了解,黃良杰所負責的三所古晉華文獨中,目前在讀學生人數超過2000人,華文教師180多人。黃良杰指出,隨著“一帶一路”發展,中馬友好往來和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。為了共享發展機遇,越來越多馬來人意識到掌握中文的優勢,開始學習中文。如今,就讀華文獨中的學生,不僅有華裔學生,還有其他各族裔的孩子。 黃良杰坦言,目前,馬來西亞華文學校面臨的一項非常嚴峻的挑戰就是師資力量的匱乏。他表示,近年來,在中國駐古晉總領事館的穿針引線下,他們可以有機會到中國進行師資培訓和學習考察,并與中國學校建立友好關系。此外,他們每年都會選送馬來西亞華校學生赴中國學校學習,參加“尋根之旅”夏令營活動等。“這些學生回到馬來西亞后,無形中就成為了中國學校的‘友好使者’,他們通過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分享給馬來西亞當地人,講好中國故事,增進中馬民間交流和人民友誼。” 黃良杰表示,古晉華文獨中早期已與華僑大學、廈門大學、集美大學等福建高校保持著密切的交流互動,他希望今后能繼續深化與福建省的教育合作,尋找合適的福建中學,建立姐妹學校關系,拓展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合作深度,推動中馬教育交流。 ? |